0632-5871662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2-04-21 21:39
。邱老师有满满的教育情怀,总是以一颗热忱的心做教育。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用最好的自己去成就更好的学生。2017年10月,获2017年首届湛江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科学学科决赛一等奖第一名,在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12月,获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科学总决赛二等奖;2019年11月,获湛江市中学物理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实验管理员)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小学科学一等奖;2019年12月,获广东省中学物理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实验管理员)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小学科学组一等奖和创新实验奖;2021年2月,获得第36届湛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创新成果奖。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东省李晓耘名教师工作室于2022年4月1日组织工作室成员到湛江市第十二小学陈铁校区送课下乡。
上课伊始,邱海宁老师首先让学生们观看视频《小驴过河》,有趣的动画视频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观看视频后,邱老师提出问题:“河水有什么魔力呢?”自然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邱老师首先让学生们分组观察食盐、红糖、小石子,将看到的形状特点画在实验记录单左边的三个圆圈中,并描述;接着,让小组中1、2、3号学生分别勺一勺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进杯子中,观察3分钟并记录。明确的分工让实验过程有条不紊,同时保证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观察过后,让学生再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然后请小组4、5、6号学生进行搅拌,所有同学观察搅拌后的食盐、红糖、小石子有什么变化并记录;最后,通过研讨交流,同学们达成共识,盐、红糖放入水中后,没有“消失”,而是溶解在水里。整个探究环节,邱老师不断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发展学生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
游戏环节:学生分为左右两边,一边说出一种物品,另一边回答“溶解溶解”或是“不溶解不溶解”,轮流问答,回答正确多的一方胜出。通过游戏,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最后,邱老师进行了总结:“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希望同学们善于用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无止境,探究有乐趣。”
授课结束后,工作室学员们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的评课议课。邱老师的课堂可圈可点,评课组充分肯定了邱老师授课的课堂设计合理,秩序井然;课前提前给小组内部编好号,课上指令明确,确保了小组学生人人参与实验探究。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从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再到学生实操进行溶解、趣味游戏、课堂小结等,节奏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显著。为了精益求精,学员们也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增加相应的板书和调整教姿教态,让语言更具亲和力等。学员们经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都收获满满。
此次送课下乡活动既为工作室学员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也为城乡不同学校科学老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对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区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进程!